这些荣誉并没有冲昏邵茹鹏的头脑,他说:“以前我们使用的各种木工工具的设计师,曾来做过讲座,我们才发现原来除了最基本的锯断功能之外,这些工具还有很多待开发的潜在功能,即使是我,也需要继续学习才能了解。”
比赛一波三折。按照以往的惯例,组委会的正式比赛题相比于赛前给的指导题,会变30%左右,“但这次比赛,突然变了90%,相当于新换一道题。” 邵茹鹏说。
想要拿到世界技能大赛赛事参赛资格非常难。5人进市赛,上海市只有1人能参加国家集训队,在国家集训队更是要遭遇10进5、5进1的残酷淘汰,最终脱颖而出者才能代表中国去参加世赛。
进基地之后,邵茹鹏才发现自己算是个 “小白”,连工具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但这也激发了他强烈的兴趣,他每天都在接受新的知识,然后看到前辈们做的作品,自己渐渐勉强也能做出来了,这种新鲜感和成就感保持了很长的时间,直到他通过了选拔。
夺冠后,被誉为“当代鲁班”的邵茹鹏获得了众多的荣誉,除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还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技术能手等,并通过人才引进落户上海。年仅21岁的他,还受邀在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学院担任教练一职。
凭借着扎实的技能水平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邵茹鹏在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站上了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为我国精细木工项目斩获首枚金牌。
相比于自身,他认为这些荣誉更大的社会意义在于,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文化成绩很好的,肯定是要去读大学了;但文化学习能力不行的,是不是应该务实一点?以前可能初中毕业就直接走上社会了,现在会想着,其实换一条赛道也没有这么不堪。”
渐渐地,邵茹鹏的教练看出来,邵茹鹏和同龄进来的队员们差距迅速拉大,练了半年之后,别人还在做基础的工作,但邵茹鹏已经开始接触更强的训练——他觉得自己是愿意钻研,才能比同伴们更为精进一些。
精细木工并不只存在于世界比赛中,它在现场中的应用场景也在逐渐增多:大到古建筑、古文物的修复,小到高端家具定制,都能派上大用场。“我们等于是把这项传统工艺做到了极致,也能带动行业标准的提升、工艺的改进,比如现在要求榫卯缝隙不要超过0.2毫米,在现实中其实不超过0.4毫米就已经很好了,有精细木工的普及,行业会发展得更好。”他说。
在国家集训队期间,邵茹鹏遭遇了瓶颈期,他无论怎么做,都不能突破那个分数了,“非常痛苦。”邵茹鹏的教练找专家来给他做心理辅导,专家在排忧解难之外也建议他要对自己更严格一点,磨炼自己的心性。邵茹鹏这样做了,这在他正式比赛中帮了大忙。
邵茹鹏告诉自己,要冷静和临危不乱。想到平时的严格训练,他的自信心就不断增加。赛事要求榫卯接口缝隙不能超过0.2毫米,但他平时都是按照0.1毫米来要求自己,严格训练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邵茹鹏在后面的环节迅速赶上抢回了时间,也拿到了高分。
他也遇到了突发状况。一道题需要用到1米7的圆规,但正式比赛前一两个星期赛事官网才发通知,“我们之前都是用不超过1米5的圆规,而且我们离得远,赛事前就早早打包好行李发出去了,这个时间再发快递已经来不及了。”这让邵茹鹏在比赛时画图环节,花费了大量时间,“现场临时用木条做的圆规,接头的地方总是会松开,导致圆画不好,你要擦还得擦得非常干净,否则扣分。”
在校内的学业生活之外,邵茹鹏发现了学校一处木工基地,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新天地。基地类似兴趣社团性质,针对世界技能大赛,学校即将要备战上海市赛。邵茹鹏发现,自己一位师兄拿过交流赛的冠军,“我就觉得很新鲜,想试试这到底是干什么的,虽然它跟我学的专业完全没有交集。”
“我的成才之路,普通人也完全可以复制。”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选手、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邵茹鹏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当下,希望自己拿下的荣誉能改变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在新时代诞生更多的技术能手。
邵茹鹏成长环境并不优越。父母来沪务工,将他带到了上海读书,“成绩不是很好,初中毕业时我爸说,还是得学门吃饭的手艺,我就报考了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这所学校是中专,我报读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我的想法很朴素,我爸在工地上工作,我想着能和他一起打拼。”
此后,邵茹鹏不再学原先报考的专业,也从集体宿舍搬到了学校木工基地的宿舍。“每天的训练强度都很大,从早8点到晚9点,基本都泡在训练大楼里,中间除了吃饭,基本上没时间去玩,晚上回到宿舍之后,洗完澡躺床上想刷会儿手机的,结果还没刷两下就睡着了。” 邵茹鹏说,这不单单是身体累,还要考脑力,“做一件作品,有很多不同的加工工艺,但从中迅速找到最好最优的,要判断要取舍,就比较劳心。”
最让人欣慰的是,在他成功“出圈”后,已经遇到了很多亲朋好友来咨询“小孩进职业院校会不会也有好的发展”。这时候,邵茹鹏常常会跟他们说:“只要勤奋、坚持,就肯定会有,新的时代,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就是会有更多新的机会。”
在2022年瑞士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中,他做的榫卯节点处几乎看不出缝隙,为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五五世纪首页2002年出生的邵茹鹏来自安徽亳州,小时候,他家里来了一群木匠打家具,工作需要在他家住一段时间。他好奇,晚上也拿着斧头劈东西,结果一下子剁在了自己手指头上,至今还有一条淡淡的痕迹。
672.93MB
查看702.60MB
查看71.5MB
查看430.61MB
查看305.91MB
查看986.25MB
查看340.52MB
查看850.94MB
查看926.34MB
查看624.43MB
查看240.74MB
查看320.37MB
查看273.75MB
查看116.70MB
查看275.97MB
查看473.23MB
查看288.37MB
查看421.88MB
查看488.83MB
查看258.50MB
查看458.12MB
查看355.39MB
查看420.48MB
查看863.88MB
查看496.68MB
查看682.31MB
查看152.75MB
查看162.22MB
查看531.96MB
查看648.33MB
查看514.97MB
查看877.81MB
查看391.99MB
查看942.78MB
查看869.85MB
查看471.76MB
查看731.77MB
查看100.65MB
查看288.44MB
查看434.92MB
查看822.20MB
查看889.35MB
查看800.12MB
查看919.67MB
查看809.87MB
查看851.38MB
查看215.38MB
查看663.26MB
查看959.84MB
查看518.11MB
查看356.82MB
查看261.78MB
查看561.66MB
查看836.98MB
查看144.73MB
查看809.89MB
查看184.91MB
查看805.34MB
查看790.92MB
查看897.41MB
查看460.18MB
查看823.50MB
查看252.97MB
查看794.76MB
查看719.95MB
查看573.11MB
查看569.39MB
查看126.71MB
查看169.88MB
查看628.34MB
查看663.67MB
查看787.34MB
查看333.56MB
查看956.56MB
查看245.99MB
查看926.19MB
查看533.15MB
查看948.55MB
查看861.86MB
查看577.52MB
查看352.95MB
查看811.24MB
查看272.45MB
查看437.67MB
查看498.80MB
查看381.73MB
查看446.38MB
查看847.13MB
查看902.26MB
查看210.33MB
查看836.58MB
查看184.57MB
查看381.99MB
查看720.99MB
查看268.66MB
查看727.80MB
查看943.66MB
查看374.75MB
查看262.98MB
查看984.53MB
查看534.18MB
查看812.48MB
查看785.63MB
查看508.15MB
查看
700 深州xx
1首诗的时间带你领略大美四川📃
2025-07-08 01:38:36 推荐
277 188****6991
太湖湾音乐节 十个勤天📇
2025-07-08 21:18:25 不推荐
432 152****1290
拉面师傅自制金手镯售价2万被拘📋
2025-07-08 12:11:46 推荐
86 修仙掌门人
这下真的知道该怎么减肥了📎
2025-07-06 10:47:51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