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税知识 > 正文内容

财务软件在我国发展了哪些阶段(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与未来)

2023-02-16 16:30:48财税知识155

今天给各位分享财务软件在我国发展了哪些阶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与未来进行解释,您可以查阅一下是否能够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也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

微信号:18607093926
购买用友软件,获取解决方案!
复制微信号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分那些阶段

1979-1988

非商品化定点开发软件

1988-1993

单项业务处理型会计软件

1993-1998

核算型会计软件

1998以后

管理型会计软件

我国财务软件生产处于什么阶段

一、财务软件在我国发展了哪些阶段我国财务软件财务软件在我国发展了哪些阶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01年财务软件在我国发展了哪些阶段,我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市场销售总额为48亿元,占整个软件市场销售额的27.3%,成为我国软件市场一面亮丽的旗帜。

(一)财务软件管理能力差而不能有效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基于本文主要论述财务软件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此处的管理与决策不但指财务管理与决策,而且是指涉及为整个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服务的ERP系统,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管理服务。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决策是与企业的其他业务职能的管理与决策紧密相关的,例如,销售、生产、采购等等。报表格式的单一化、僵硬化是现在财务软件的一大缺陷,往往只提供一大堆的报表,而不提供基于此表财务人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思索的指引以及此表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点,显然现在的OLTP(联机事物处理系统)已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因为OLTP只是基于某种流程把企业的业务事项作记录,而这一系统既不能有助于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充分的内部信息,更不能把外部有用信息整合进来,而我们知道,现代的企业管理光有内部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在的企业生存法则不是“我比过去做得好”,而是“我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所以企业必须把外部和内部信息进行融合,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财务软件的审计功能不强

计算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虽没有改变审计的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审计线索的收集方法,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计算机扩大审计的范围,使企业内部审计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的财务软件应不仅仅只是记录上机人员的操作情况,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计划的执行情况、内部控制是否合理与健全以及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进行审计。例如,当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期发生变动时,软件应能以适当的形式在一些报表中自动反映由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对本期的影响。可以想象,未来的财务管理软件中,审计将占有重要的位置。

(三)财务软件的通用性特点制约其自身的发展

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通用型财务软件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通用性的优点是:投资集中,设计周全,售后服务较易管理。但随着向核算型及决策支持型发展,通用性也逐渐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

1、如果在功能综合化的财务软件中,再遵循通用性的设计原则,将会使系统变得十分庞杂。

2、通用性原则在核算型财务软件中的普遍性较强,而在管理型财务软件中的普遍性不强。

3、通用性不利于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形成。

二、国外财务软件的现状及我国应该从中汲取的经验

当前,许多国内外财务软件商纷纷转向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把财务软件的开发当作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国外的商品化软件大多都经历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财务软件在管理思想、注重保留审计线索和高度集成性等方面都对我们很有启示。我们的财务软件要发展,就要了解国外企业管理软件的特点,在企业财务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外财务软件的长处和优点。

(一)国外财务软件注重软件内部控制功能,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

国外的商品化软件都比较注重内部控制功能。企业财务软件设计得好,有利于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就有利于加强管理,堵塞漏洞。许多地方,看似无关紧要,但财务软件在我国发展了哪些阶段你对他有了解,就会觉得他富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反观我国的财务软件的发展,大多是以财务核算为中心向外围扩展。财务软件的设计最初基本上是从模拟手工开始的,很难谈得上有先进的思想,有的甚至是手工的翻版,以后版本的改进与提高,也很难完全消除这种模拟手工处理的痕迹,只是达到了满足日常核算的要求而已,很难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

(二)国外软件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具有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的功能

国外的许多软件都能适应现代审计的需要,在这方面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在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例如美国,软件是否具有充分的保留和审计线索的功能,已成为对财务软件进行评价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显而易见,一个理想的财务软件必须具有充分的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的功能。例如,国外许多软件提供双向查询的功能,即按原始凭证一一日记账一一总账一一报表的顺序进行双向查询。又如,许多软件对数据的变动处理均留有痕迹:在初始录入凭证是有一条记录记载,在改动、删除时,并不是在原记录上变动,而是另有记录反映。这样,你在查询时,同一笔业务有哪些改动,在什么时间改动的,谁操作的,在哪项功能中变动的,均可查出。每一笔处理都留有痕迹,这就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和方便。

(三)国外软件集成化较高

国外的企业管理软件,特别是MRP-Ⅱ和ERP软件,一般是以生产为中心,它是以物料需求计划(MRP)为基础,发展到制造资源规划(ERP)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因而是以生产制造为中心,财务与成本是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财务子系统虽然不像我国财务管理软件那样,占有整个系统很大的比例,但它与其他子系统却是高度集成的,真正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国外的财务软件都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软件都是对整个企业而设计的。所用数据都是从生产等业务开始,财务部分与生产、采购、销售、库存等环节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真正做到无缝连接。有的软件不仅做到了无缝连接,而且能够单独运行,组合自如。比如美国Fourth Shift公司的MRP-Ⅱ软件中的财务部分,销售是从订立销售合同开始的,在实际开销售发票和提货出库时,系统都自动进行账务处理,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到财务部分,财务人员可以自动审核、记账,也可以人工干预,但数量等数据必须与销售部门一致。这样就保障了销售与账务处理的一致性。二者同一数据源,不会发生不一致的情况。同时,系统中财务部分与销售部又是相互独立的,可分开运行,从逻辑结构到功能操作都比较清晰。

三、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

反观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历程,认识国外财务软件的功能及特点,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指导思想,我们可以从国外财务软件中学到许多有用的经验,来指引我国财务软件开发的思路。依笔者之见,我国财务软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

1996年4月,中国会计学会召开会计电算化研讨会,首次提出财务软件应当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揭开了我国管理型财务软件发展的序幕。财务软件不再以财务核算为核心,:它将向着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管理为核心的ERP方向发展。管理型财务软件如果开发完整,可以有更多的共享资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管理、为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持。目前市场上财务软件所提供的功能,离管理型财务软件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二)财务软件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化软件或自行开发的大多数属于封闭型一类,即局限于本企业、本部门的资源。即使网络化,也只是一个孤立的、对外封闭的、资源贫乏的局域网络。这种状况已落后于国际信息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那么,什么是开放型的财务软件呢?开放型财务软件的特征:

1、广域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上的数据一般以每秒1.5兆的速度传送,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目前的广域网就是国际互联网一一Internet和企业内部网一一Intranet。

2、一体化。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企业一定会向网上采购、网上订单、网上交割的方向发展。到那时,采购人员不必满天飞,在电脑上就能采购到合适的原料或商品;货款也不必要当场用支票、汇票支付,通过网上划款即可;产品销售通过网上订单、网上购物就可实现。只有企业内部的供、产、销通过Intranet形成信息一体化,才是可信赖的信息,才能对外开放。

(三)财务软件由手工型向智能型发展

1、操作过程智能化

在凭证输入过程中就有许多智能化的问题。例如,当用户选择了现收凭证,那么借方科目自动显示“现金”,或者借方科目输入“现金”,凭证类型自动显示“现收”。这类智能化工作还有很多很多,目前的财务软件还不尽如人意。

2、业务分析智能化

业务分析的前提是业务分类,会计核算中的一级科目有几十个,明细科目有几百个,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分析。目前的财务软件根据经验一般还增设了按“部门”、“项目”、“客户”等几种分类,也是为了便于分析。

3、决策支持智能化

决策支持智能化的含义。将人类的知识、经验、创造性思维、直觉判断等能力,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达,模拟人脑进行决策。决策支持智能化主要解决非程序化决策和半程序化决策中无法用常规方法处理的问题。

(四)财务软件由通用型向自助型发展

1、通用型财务软件的缺点

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通用型财务软件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跨国企业使用不同的会计标准,从而产生不同数字的利润。当人们只使用某一个财务软件时,无法想象一家企业能有几个不同数字的利润,更难以知道不同的利润数字其内涵又如何,这就需要提供多元化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因特网上的自助型会计系统可让每一个用户按照自己的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自由选择各种模块进行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等操作,从而达到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会计信息要求。

2、自助型会计系统的设计思想

自助型会计系统采用组件化结构,以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根据需要调用组件。数据只需一次导入就可共享,数据标准接口使它成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因特网为基础的当代企业财会管理平台。软件工程规范化是实现从工艺向有效制造环境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个人电脑与以后出现的开放系统的广泛应用,软件已逐步成为一种零件工业。任何用户、企业或跨部门企业的合作伙伴,都可以获得用重要的、相似的软件零件按规格改制计算环境。相应地,软件市场也逐渐变为一个由标准件组成的交换场所。在软件“超市”中可选择按不同会计政策和会计标准所产生的不同模型进行运算、比较,以满足用户对财会信息多元化的要求。这就引出一个怎样开发自助型会计系统,并建立财会信息技术网站的问题。

3、自助型会计系统开发策略的选择

开发自助型会计系统的关键,是保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适应需求进行开发、修改和完善。其特征是先开发出小型的初始系统,然后是进行改进和发展:认识当前自助型会计系统的敏感要求、评价自助型会计系统可能发展的程度、支持现在和将来需求的自助型会计系统类型、完成在组织和技术上的最小启动,以建立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管理需求和技术能力的计划,这就需要做出开发策略的选择。开发策略选择主要包括:需求选择、开发技术选择、开发方式选择和开发途径选择。

财务软件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初期,微机开始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很多单位自主开发简单的财务应用软件,在八十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

这些自主开发的财务软件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低、格式不一、维护困难,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1989年财政部出台了针对财务软件的规定,催生了商品化财务软件。

此后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软件也随之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在计算机硬件的升级,软件技术的提高,图形学的发展的共同促进下,财务软件的应用踏入了图形化管理的时代,从简单的数字化报表,升级为图形化的交互式财务报表,让用户能够以更形象,更直观的方式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

会计软件经历了哪些变革?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 这个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少数企事业单位单项会计业务的电算化,计算机技术应用会计领域的范围十分狭窄,涉及的业务十分单一,最普遍的是工资核算的电算化。 在这个阶段,由于会计电算化人员缺乏,计算机硬件比较昂贵,软件汉化不理想,会计电算化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因此,致使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比较缓慢。

2、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1987年) 从198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应用计算机的热期,微型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经验不足,理论准备与人才培训不够,管理水平跟不上, 造成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许多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3、普及与提高阶段(1987年至今) 这一阶段相继出现了以开发经营会计核算软件为主的专业公司,而且业务发展很快,逐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限制,会计电算化的演进具有多态性。 可以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演进过程是:从单项数据处理,发展到全面应用计算机、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从计算机处理和手工操作并行,发展到甩掉手工账本,靠计算机独立运行完成记账、 算账及报账等任务的过程;从计算机应用于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处理,发展到用计算机汇总并报送会计报表,为国家宏观经济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从最初采用原始的软件开发方法, 发展到运用现代软件工程学方法开发会计软件的过程;从单家独户开发会计软件,发展到设置专门机构,集中专门人才,开发通用化、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的过程

上述便是关于财务软件在我国发展了哪些阶段和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与未来的全部内容,如果未能够解决您财务软件相关的问题,请咨询右侧在线客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友好会计财务软件免费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vzufida.com/blog/cs/18052.html

分享给朋友: